台灣爲什麽有那麽多機車?
台灣有三多:機車(摩托車)、槟榔、夾腳拖。去台北旅行,“總統府”、故宮博物院、101大樓這些景點已經成了必修課。每當我朋友讓我推薦一些私房景點時,我第一個想起來的總是“機車瀑布”。
“機車瀑布”景點位于淡水河上的台北
大橋。由于是連接新北市和台北市的交通要道,每天上班高峰期,幾十萬輛摩托車要從這裏經過。紅燈時,滿橋盡停摩托車;綠燈時,塞滿橋的摩托車傾瀉而下如過江之鲫。一早觀之,雖聽覺噪雜嗅覺難聞,但視覺十分順暢。
台灣人擅長創意,不會放過一切有意思的細節,不僅大量影視劇、紀錄片制作者專門來台北橋取“機車瀑布”的景,有人連求婚地點也選擇在了這裏。去年冬天,一台客選擇在台北橋停滿機車等待綠燈的時刻就地求婚,被求的台妹不知是被幸福衝昏了頭腦,還是被機車陣慌亂了陣腳,直到100秒紅燈馬上轉綠時才說出“我願意”,隨後二人迅速奔向馬路對面,閃開了一湧而下的機車大軍。
對此壯觀場景,有台灣網友評論稱:“求婚架勢像逼婚,過馬路的速度像私奔”。
每天以“私奔”般速度行駛在台灣大街小巷的機車超過1100萬輛,幾乎等于全台灣人口的一半,而全島的機車保有量超過1500萬輛。爲了讓這些機車們順暢安全地行駛,台灣交管部門不僅在橋和路上都劃出了機車專用道,還拜托園林部門不要把各個環島中間的樹木剪得太禿,讓“騎士”們等紅燈時,能多一片樹蔭。
當然,政策有賞也有罰,面對上千萬輛機車可能帶來的交通安全問題,台灣也制定了很嚴格的"法規":輕型機車載人要罰錢,騎車不戴頭盔要罰2000元新台幣(相當于400多元人民幣)。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,相關“法律”也在與時俱進,最新一條關于機車安全的“法規”是:騎車用手機,罰款1000元。
“法律”還規定,騎車的和坐車的都得戴頭盔,所以台灣的機車“騎士”們一般都會隨車帶著兩個頭盔,自己戴的略貴,給乘客備用的那個頭盔往往比較簡陋,就隨便往車把上一挂,也不會擔心被人偷。當然,停車場裏也有挂著精美的備用頭盔的機車。不用說,這車主一定有女朋友。
台灣爲什麽有那麽多的機車?不同的人給出過不同的解釋。在台北,騎機車的大多數是住在市區周邊的上班族,上下班高峰期不想擠公車和捷運,開車停車位貴且難找,再加上友善的道路環境,機車幾乎是成本最低、速度最快的交通工具。我曾大致算過一下,騎機車一公裏的油錢大概只有一塊多新台幣,相當于三四毛人民幣,十分合算。
而在台灣的中南部和東部地區,機車更是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。我一個高雄的朋友跟我說,在南部,機車幾乎是當地台客,尤其是流氓地痞的標配,而且車一定得“貌相”,越是資深地痞,車就一定越舊越老。一方面因爲舊車都比較小,在車流中鑽來鑽去比較方便;二是老式的車,給多大油門就加多大速度。“現在的車,都必須加裝電腦控油裝置,太肉,開不快”。
當然,在我看來,台灣機車那麽多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:當地根本不禁摩。即使像台北這樣的都市,也只有相當于北京長安街的那一小段道路對機車有限制,其他道路隨便開。沒有任何一任市長敢下令禁止機車上路,除非不想再當選。我的一位老師跟我說:“在你看來,機車上坐著的都是一個個‘騎士’,在市長們眼裏,那可都是一張張選票啊!”。
文章來源:台灣爲什麽有那麽多機車?
0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